【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任大刚】
整个2016年,我最惦记的公共事件之一,是2017年很可能要实施的世界首例换头手术。
事情的简单原委是这样的。2015年4月,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·卡纳维罗宣布,两年内将完成世界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。
有媒体2016年4月报道,手术的准备工作目前有了新进展,中国医生任晓平率领的团队准备与卡纳维罗携手,乐观估计,该项手术将于2017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进行。
▲赛吉尔·卡纳维罗
到了2016年12月,《参考消息》转引《印度时报》的报道称,卡纳维罗表示,全球第一个接受“换头手术”的患者将是一名中国人,而不是此前备受关注的俄罗斯男子瓦列里·斯皮里多诺夫。
他说:“我们预计在2017年圣诞节前后的某一个日子里,在中国做移植。中国团队已经用尸体进行了尝试,熟悉相关技术。”
有人认为“换头术”是一场医学骗局,不过严肃的《大西洋月刊》对此亦撰文关注。可见这项手术未必是一场江湖骗局,值得慎重对待。
我关注此事的原因之一,是从谈恋爱开始到现在,我老婆都没有化妆的习惯。但结婚的时候不得不化妆,跟化了妆的她走在一起,我很不习惯,老是觉得那是另外一个女人。直到婚礼结束卸了妆,才恢复亲切感。
化妆和整容,虽然看起来不同,但本质上差不多,因为都是在人体局部的皮相上做些改变,但换头不同。
“换头”彻底改变的不仅仅是皮相,还有对“人”这个概念的理解,因为它迫使人们重新思考:什么是人,我们从哪里来,我们要到哪里去?
其实“人”这个概念,古往今来,并没有统一的说法。比如:人是会思考的动物,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,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,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……
▲人到底是什么?
所有这些,除了宗教意义上的概念,基本上都相信人的精神性及自主性与他的肉体不可分离。
但是“换头术”一出,人的精神性存在的一面被空前强化。也就是说,人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,携带着他作为肉体的大脑,离开绝大部分的肉体限制,到另一个肉体上继续精神性存在。
这样,大部分的关于人的概念,就可能被颠覆了。
更进一步,当大脑的思维活动可以被超级计算机模拟运算之后,大脑作为物质载体,实际上可有可无了,“人”不就“长生不老”了吗?
实际上,霍金教授对这一问题思考得比常人要多。
2014年12月,霍金对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说:“我们已经掌握的处于初期形式的人工智能被证明非常有用。但我认为,当人工智能发展完善后,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。”
▲霍金接受BBC采访,表示了对人工智能的担忧
2016年7月,有媒体报道了霍金的预言:未来人类的大脑或许可以和人体分开,被放进电脑中独立生存。
当然,他还预言人类在未来20年或300年,将实现长生不老,只是不知道,到底是只有精神与思维永在,还是肉体也将随着医学的发达而永不衰亡?
人脱离了大部分肉体的限制而存在,乃至于你大脑中的一切被超级计算机替代思维,而当这台超级计算机又可以安装在一台机器人身上时,我似乎看到了电影《终结者》的某些场景。
人类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,他们花了数百年时间,大致搞清楚自己来自何方,但是很可能,他们会迷失于去往哪里。